8月1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斗桨浮诽岢鲩_展重點行業達峰行動,其中鋼鐵行業到2025年,廢鋼鐵加工準入企業年加工能力要超過1.8億噸,短流程煉鋼占比達15%以上;到2030年,富氫碳循環高爐冶煉、氫基豎爐直接還原鐵、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術取得突破應用,短流程煉鋼占比達20%以上等。
生產鋼鐵主要有高爐(長流程)與電爐(短流程)及直接還原鐵(DRI)+電弧爐流程三種路徑。長流程主要采用鐵礦石、冶金焦為原料,核心設備為高爐。短流程主要采用廢鋼為原料,核心設備為電弧爐。高爐煉鋼噸鋼CO2排放達到2.2噸,而電爐煉鋼噸鋼CO2排放僅為0.5噸左右,不到高爐煉鋼排放的1/4。目前我國的鋼鐵企業以高爐—轉爐長流程生產工藝為主。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約10.65億噸,電爐鋼產量占比只有10.4%,與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美國近70%、中國以外其他地區50%左右相比,差距顯著。而在碳達峰目標的壓力下,有序發展電爐短流程是工藝流程調整的必然趨勢。
《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了與鋼鐵有關的多項重點任務,包括鼓勵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原生與再生、冶煉與加工產業集群化發展;嚴格落實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產能置換政策;強化能源、鋼鐵、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屬等行業耦合發展;有序推進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煤炭減量替代;在鋼鐵、石化化工等行業實施能效“領跑者”行動;實施生產工藝深度脫碳、工業流程再造、電氣化改造、二氧化碳回收循環利用等技術示范工程;加強全流程精細化管理,開展綠色用能監測評價,持續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設力度;等等。還提出要堅持“統籌謀劃、系統推進,效率優先、源頭把控,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政策引領、市場主導”原則,著力實現提出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笆逦濉逼陂g,產業結構布局將進一步優化,工業能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努力達峰削峰,在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基礎上強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根據BP世界能源報告,2020年中國占全球總碳排放的30.7%,達到98.99億噸。鋼鐵行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球鋼鐵碳排放總量60%以上,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15%,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業。鋼鐵行業是工業的基礎,而工業是中國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領域。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和使用國,每年的鋼鐵生產和使用量約占全球的一半。但我國鋼鐵行業仍以高碳排放的長流程和粗鋼產量為主,在碳中和承諾以及去產能的雙重壓力下,行業的低碳零碳轉型勢在必行。根據麥肯錫測算,要實現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不超過1.5℃的情景,到2050年中國鋼鐵行業須減排近100%,需要鋼鐵消費、生產、技術、供應等多個關聯領域共同推進零碳轉型。
目前,鋼鐵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部分大型氣體公司,高校研究院等紛紛圍繞鋼鐵行業減碳、氫冶金等領域開展聯合創新及技術開發,助力鋼鐵行業降低碳排放實現綠色發展。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我國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鋼鐵產業需要通過工藝優化、技術創新等新路徑和新模式,實現低碳綠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未來,氫能的應用將日益成為鋼鐵行業減碳的重要途徑,天采在氫氣制備領域擁有豐富的應用實踐經驗,可制取高純度的產品氫氣,具有為氫冶金等技術應用提供高質量產氣、供氣的能力,共同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文章僅做分享,部分內容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以及其他網絡內容的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在今年的兩會上,“氫能”成為代表與委員們建言的高頻詞之一?! 「鶕嚳傉揪W統計,在今年兩會上,共有10多位業內代表與委員根據當前各自領域氫能產業的發展狀況提交了比較具體的提案和建議。歸納起來有兩點: 一是普遍認為,我國的氫能產業發展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仍處于政策扶持及市場培育階段?! 《轻槍Ξ斚挛覈鴼淠墚a業鏈在“制、儲、加、用”等環節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了......
甲醇制氫基本概念甲醇與水蒸氣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通過催化劑,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 發生甲醇裂解反應和一氧化碳的變換反應,生成氫和二氧化碳, 這是一個多組份、 多反應的氣固催化反應系統。反應方程如下:CH3OH→CO+2H2(1)H2O+CO→CO2+H2(2)CH3OH+H2O→CO2+3H2(3)重整反應生成的H2和CO2, 再經過變壓吸附法(PSA)將H2和CO2分離,得到高純氫氣。甲醇制......
隨著世界朝著能源部門脫碳的方向發展,清潔交通考慮了兩種主要方法:電池電動汽車 (BEV) 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FCEV)。 目前,全球關注的焦點是使用可再生電力為 BEV 解決方案的電池充電,或為 FCEV 解決方案使用水電解生產氫氣。 人們普遍認為可再生電力是 100% 無碳的、經濟上可行的,并且有足夠的數量來支持運輸部分。 本文反映了這些假設,并提供了支持新興清潔交通解決方案的替代方案??稍?.....
甲醇制氫并不像煤制氫為我國主流制氫產業,所以甲醇制氫的裝備制造、工藝技術并不完善。加大對于在甲醇制氫裝備方面的技術創新的力度,促進裝備制造技術在全球領域的領先地位,積極推廣和普及國產甲醇制氫裝備的市場占有率。......